陕西科技大学“走读秦岭”项目推出系列视频 活化文化IP助力乡村振兴
近日,由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林梅副教授策划实施的“走读秦岭”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系列短视频完成制作与发布。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近日,由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林梅副教授策划实施的“走读秦岭”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系列短视频完成制作与发布,该项目以“多维叙事建构秦岭文化IP”<span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为核心,通过影像化手段串联秦岭的历史非遗、生态资源与红色记忆,既丰富了秦岭文化系统化传播的方式,也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。</span>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秦岭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,承载着蓝田玉雕、关中脸谱等非遗技艺,孕育了大熊猫、朱鹮等“秦岭四宝”生态符号,还留存着葛牌古镇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遗址。陕西科技大学组建跨学科团队,依托前期非遗影像传播、黄河文化传播等研究基础,启动了“走读秦岭”项目。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该项目创新采用“三维IP立体”建构模式,从历史、生态、红色三大维度打造影像内容:在非遗维度,以“匠人跟拍+技艺还原”手法记录蓝田玉雕从选料、打坯到俏色细修的全流程,让非遗技艺“可看可感可消费”;在生态维度,通过拟人化拍摄“秦岭四宝”,以“秦岭四宝”视角串联起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,生动诠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;在红色维度,聚焦葛牌古镇,以“老党员口述+游客采访”双线叙事拍摄,呈现红色遗址如何通过文旅开发带动民宿改造、研学课程落地。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“我们希望通过影像,让秦岭文化从‘文献里’走到‘大众眼前’。”项目负责人、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林梅表示,希望借此系列短视频,进一步扩大秦岭文化的传播半径,让更多人感受秦岭的文化厚度与生态魅力。未来,团队还将持续优化影像内容,开发更多适配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产品,助力秦岭文化IP长效发展。(陕西科技大学供稿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