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周文化浸润城市烟火
近年来,宝鸡市岐山县打造一系列文化活动,努力让周文化走出博物馆、走进生活场景。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7月25日,宝鸡市岐山县凤凰火街人声鼎沸。“鼎沸周原・乐飨盛夏”啤酒音乐美食季拉开帷幕,台上周舞雅乐与现代歌舞交替上演,台下岐山臊子面的醇香与鲜啤的清爽交织。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来自咸阳的游客周先生举着刚买的青铜器摆件笑道:“在烟火气里感受周文化,比书中看到的要生动百倍。”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在景区的“君子六艺”体验营,年轻人挽弓射箭、执箭投壶;“着周服・行周礼”摄影活动中,游客宽袍广袖行揖礼;亲子手工坊内,孩子们尝试拓印青铜纹饰......这些体验让周文化从博物馆展柜走进生活场景。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据介绍,此次“寻周记”周文化系列活动不止步于满足消费者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的多元化需求,以当地推出的“周礼文化进万家”互动体验活动为例,该活动以“沉浸式、互动化”为特色,让周文化走出博物馆、走进生活场景。活动主办方在景区、街区等地设置了“君子六艺”体验营,市民游客可以进行投壶射箭、临摹金文、编钟体验、揖礼学习,切身感受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的传统智慧。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宝鸡文理学院教授、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新峰认为,岐山的可贵,在于不把文化当“道具”,而是让它成为产业升级的内核、城乡融合的黏合剂。“当人们积极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上的一个链条时,当地所特有的城市气质将凸显出来,传承的模式也将成为这个地方的独有范本。”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“动作一定要踩着音乐,尽可能舒展!”7月31日晚,在“舞动岐山 唱响周原”广场舞大赛决赛的后台,来自蔡家坡的舞蹈队正列队准备上台。这场持续三天的赛事,从初赛到决赛,共吸引了31支民间舞蹈代表队参加,参赛队伍将周礼乐舞元素融入广场舞表演,赢得台下掌声不断,成了最接地气的文化传承。</p>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justify;">据介绍,岐山县还计划在9月启动“红领巾讲周文化”演讲比赛,让青少年从“听历史”变为“讲历史”;岐山籍作家采风活动鼓励本土创作者“从岐山出发”,用内生视角挖掘文化根脉;待启幕的第六届周文化研讨会更邀请市民代表与学者对话,让民间智慧汇入学术研究。<span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(岐山县委宣传部供稿)</span></p>